敲重点,视频号定位非常重要。
好的定位,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名字=定位=内容
好的名字能让别人一眼知道你是谁,你是做什么的,你能提供哪些服务。
在电商圈、教培圈小折腾的这几年时间里,我深深感受到这点重要性。先说我踩过的坑:
抖音 2016年9月于今日头条孵化上线,2017年以来获得用户规模快速增长。那时候我兴奋极了,觉得特别好玩,奋不顾身的跳入抖音的大海里,发几条很日常的视频就有1W以上的阅读,其中有一条的阅读数据甚至超过12W,当然.....我还发了一个违规的视频。害......
总之,现在这个抖音账号算是废掉了,也就是日常我无聊玩玩,乱七八糟的内容像极朋友圈。我不是教你怎么做短视频,只是分享自己踩过的坑,毕竟我连1000个粉丝都没有的人,哪里敢乱教。
反正社会的毒打多种多样,被毒打几次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基于踩过的坑,我对这次布局算是较为谨慎小心了。
两个账号,不同角色,不同内容。
“樊登型”的知识复述内容,以蓝色为主色调。
“私域流量”内容,以黑色为主色调。
蓝色代表沉着冷静,我希望看到‘视频的人’能瞬间开启他的独立思考力,而非人云亦云。黑色是大众都在用的背景色,能比较好嵌入用户的记忆里。敲重点 不要贪心,一个账号最好不要超过两类内容。
假设是在抖音,这两类内容一定是建议分开独立运营。视频号则不同于抖音,微信流量的分发机制是基于【推荐】类型的信息流,后面会讲到。
我所针对的人群,核心是【商家】。哪一类商家?
一、淘系电商卖家
二、教培机构创始人
为什么是他们?因为我在牛气学堂、德一联盟都入职过,用两年时间接触近千名淘系商家、百名教培机构创始人,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。
有少部分电商卖家、教培机构创始人和我关系也不错,他们很乐于和我分享一些电商的模式。一句话总结下,“就是我背后有人”。(是吧?大桥)其他线下实体门店商家呢?那就看缘分了。人群一定要够细分,足够垂直才可能有机会。
好的定位利于后续【变现】,否则用户来了,看一眼,点个赞,走了......你又不是小程序,即插即用,提裤就走,得留存,得变现,得给客户持续输送价值。
所以,请慎重思考一下:你现在做什么?
你未来要做什么?
你的特别擅长是什么?
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?
你身上可延伸的事项有哪些?
不要说“我不会拍摄......”,经过这10天的摸索,我可以非常认真的告诉你,拍视频不难,难的是执行的决心。视频号定位所针对的人群,一定是在【你】原来这棵大树上长出来的树枝,千万别想着重新去种树,也就是你工作、兴趣爱好的可延伸性。
举例:我姐姐的朋友是开教书法的工作室,他会在视频号上拍一些写毛笔字时的模样。
定位人群:南宁,以学生为核心人群。那么他发布的内容每次就会定位【南宁】,确保南宁用户能看到,同时针对学生推送相应内容。
如:写毛笔字时如何握笔、宣纸应该选择哪个品牌、小学生写字的坐姿、中学生应该读的十首诗词....请记住这六个字:名字=定位=内容
定位,是指你针对的核心人群。
变现,是你后续更新内容的源动力。
那些定位清晰的创作者,开局就领跑50%的人。
好,请思考以下内容:1、你第1条发什么?你的作品给谁看?
——选择一个垂直细分领域,用户画像尽可能清晰。比如:跟着XX学美妆、南宁美食达人、XX妈妈(母婴达人)......即使只能吸引几万用户,那也足够你实现商业化啦。我一个朋友在县城只有5万的公众号粉丝,每个月都能够实现3万~5万的收入啦。
2、你作品有价值有用吗?
——别人关注你,能在这里获得什么东西?
一个是情绪满足,一个是实际技能。什么叫“情绪满足”?
能让在屏幕前的你“笑”或“哭”。
旅行博主房琪kiki就是“情绪满足”,用镜头记录那些美好的瞬间,满足你想去外面世界走一走的情绪。看完后,你会不自觉说出:“哇塞,这也太美了吧。”小手立刻在评论区留言“这是哪里?我也要去”。
有的人看完视频慎重会砸手机,这都是“情绪满足”。人有七情六欲,喜怒哀乐,不管是哪一点,只要你满足其中一个点,就能获得对方的关注。
什么叫“实际技能”?
能让你看完视频直接用的方法和小技巧,亦或是认知的提升。
蒙小萌的视频就是“实际技能”,教你如何少走弯路做私域流量。
比如:看完创作者的视频后,你开始按照视频提示做面包也属于“实际技能”,学到一项做美食、穿搭、化妆、选择优质好物、健身技巧,这类都属于“实际技能”。3、你能持续每天发布作品吗?
最怕三心二意的人做短视频,“小猴子掰玉米的故事”人人懂,但见到西瓜的时候,还是会忍不住丢掉玉米......有人说:我想玉米、西瓜一起要。
你......现在就去超市,两只手抱着五个玉米、再抱两个西瓜,看你能走多远。要心存敬畏,持之以恒,倾尽全力做到极致。
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坚持做下去,就有可能是个大生意。